《读出天机》(陈培德)
文/陈培德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品书香专栏2016.09.16
香港信义宗神学院周兆真院长新近出版了《读出天机——读文本 叙罗马 传信息》一书。他在自序介绍:“本书取题为《读出天机》,一方面强调读者对文本的重要。没有读者的文本在理论上是‘沉寂’的,一旦有了读者,文本 便‘活泼’过来了;另一方面是强调爱慕圣言和读经的宝贵。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假如读属世的书可以得到珍宝,勤读圣经及正确读经又岂非可以得着神的 心意?这还不是读出天机吗?”
全书由12篇独立文章组成,计前3篇分别是对释经讲道、《马太福音》和《希伯来书》的探讨;后9篇特选《罗马书》的难题经文和重要经文探索,帮助读者理解和思考其中深意。12篇文章都是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读者从经文中的领会,以读者对经文的了解为切入点。
周博士确信文本作者写作的目的,是要向读者传递信息。为了达到其信息得到清楚明白和读者能够成功接收的目的,作者必会根据读者的处境——诸如文化、遭遇及 接收能力等因素来调校其使用的言辞,因此能够掌握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必是接近作者的原意,不然作者便是一位失败的传递信息者。
《读出天机》一书便是周氏结合敍事鉴别学和读者回应鉴别学作为释经方法的进路,既能带出经文的信息和效果,亦能帮助今日读者透过自己对经文的感受和回应,去理解当时原读者(即听众)所理解的信息。凡传经讲道者,本书不容错过!
12篇专文包括:
1.“经文、释经、讲道、作者原意及传递信息”;
2.“耶稣被钉十架是谁的责任?《马太福音》角色分析研究”;
3.“忠信的牧者:《希伯来书》的作者的特性”;
4.“踏在钢线上走的保罗:再探罗马教会”;
5.“《罗马书》2章6节‘神勿照行为报应人’和藉信称义的道理相违吗?读者对《罗》2章1-16节的理解”;
6.“藉信称义,谁的信?‘本于信以致于信’何解?”
7.“《罗马书》7章7-25节的‘我’是谁?读者的理解”;
8.“基督来了,律法就废掉了吗?《罗马书》10章4节‘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何解?”;
9.“保罗真是那样无知吗?《罗马书》11章17-24节橄榄树的隐喻有根据吗?”;10.“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马书》11章25-26节的解释”;
11.“基督徒的自由:从《罗马书》14章1节至15章13节看保罗及路德的理解以至今天的应用”;
12.“最后冲刺:《罗马书》16章1-27节的游说功能”。
书末附录甚具参考价值的“书目”和“近代作者索引”,厚280页。
作者周兆真,瑞典乌布撒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神学博士,香港信义宗神学院院长。著作包括:The Sign of Jonah Reconsidered, A Study of Its Meaning in the Gospel Traditions(1995)、《凡有耳的就应当听》(2002)、《罗马书注释》(2007)和《启示录——打开真相》(2013)。